二中榜样|弘扬教育家精神,展二中教师风采——李胜玉

时间:2025-02-21 10:50

二中榜样

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,亦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。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党员。他们,以教育为舟,以爱心为帆,航行在培育未来的广阔海洋上;他们,以历史的传承者为使命,以教育先辈的足迹为引,将教育家精神的光芒代代相传;他们以身作则,以德而耕,引领学生走向光明;他们在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伟大征途中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党员风采。


优秀党员简介

李胜玉老师是我校第一支部党员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,硕士研究生,中学初级教师,现任高一地理教师及集备组长,从教期间积极参加县、市组织的各项教师竞赛活动,并取得了优异成绩。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她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,坚定理想信念,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知识,加强党性修养,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,践行党的教育方针,严格遵守党的纪律,求真务实,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
一、牢记使命,坚守教育初心

       从2014年从教开始,她始终坚守在教育的最前线,以“牢记使命,坚守教育初心”为信念,默默耕耘,无私奉献。她深知:教育是国家的根本,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。因此,她在教育教学方面,不仅传授知识,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情操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在她心中,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潜力无限的种子,需要用心去浇灌,用爱去呵护,才能茁壮成长,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。在她眼中,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,需要因材施教,量身定制教育方案。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,点亮了学生们的心灵之灯,为他们的成长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。
二、不忘初心,践行党的宗旨

       作为党员教师,她不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,更是党的宗旨的忠实践行者。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将这份信念深植于心,外化于行。在教学过程中,她细心观察每位学生的需求和困难,无论是学习上的瓶颈还是生活中的烦恼,她都积极伸出援手,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。同时,她深知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同样重要,因此,她总是耐心倾听,及时给予关爱与疏导,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,面对生活的挑战。


       此外,她还积极投身于学校和社会公益事业,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支持,传递正能量,让爱与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淌,让党的光辉照耀每一个角落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,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。
三、加强学习,提高自身素质

       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她深知不断加强学习、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。在日常工作中,她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培训,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,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。她不仅深入研究教材,还广泛涉猎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,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。她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,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课堂上的意外收获进行反思总结,积极撰写论文,她还积极参与县市组织的教育教学竞赛,以及学校教研活动和教学交流等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创新能力。
       同时,她还注重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,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党的历史,增强党性修养,坚定理想信念,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。她深知,只有不断提升自己,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员教师的职责,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。在她的带领下,所带班级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,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。
四、勇于担当,发挥先锋模范作用

       作为高一地理集备组长,李胜玉同志始终以身作则,勇于担当,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。在地理集备组中,她不仅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,更是教学质量的把关人。她深知地理学科的重要性,不仅关乎学生的知识积累,更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视野。因此,她带领集备组成员深入研究教材,精心设计教学方案,力求将每一堂课都打造成为生动有趣、富有启发性的精品课。同时,她还积极组织各类教研活动,鼓励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,共同探讨教学难题,不断提升整个集备组的教学水平。








除了在教学上发挥带头作用,李胜玉同志还非常注重对新教师的培养和指导。作为唐静老师的带培师傅,她耐心倾听新教师的困惑和需求,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。她深知新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面临的挑战和困难,因此,她总是以平和的心态、亲切的态度,与新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,帮助唐静老师快速适应教学环境,提升教学能力。在她的带领下,新教师们迅速成长,为学校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回望过往,她信仰坚定如初,始终秉持党的教育理念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,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热情。展望未来,她信心满满,誓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,继续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中,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END

 

文字 | 党建室
编辑 | 吴倩云
一审 | 党建室
二审 | 郭巧霞
三审 | 林   巧